鑑於世界各國或區域性、國際組織多有定期觀測民意氣候變動的調查,以瞭解民眾對政府表現的意向與評價,做為觀察國家政治趨勢及社會穩定的重要參據。TISR台灣指標民調總經理戴立安2003年即構思著手建立固定指標調查,而在2006年6月啟動遠見民調「台灣民心指數」(Taiwan Public Mood Index,TPMI)調查,每月發布政經信心等各項次指數調查結果。但遠見雜誌事業群在2012年總統大選投票前95天,因故終止該項受國內外重視與引用的調查(新聞參考1 2 3)。
「台灣民心動態調查」(Taiwan Mood Barometer Survey,TMBS)延續「台灣民心指數」調查,但就其內容與調查設計進行改善,包括簡化關鍵題組、增加調查頻次、改變資料呈現方式等,以便各界更快速掌握調查數據意涵,同時可逕與國內外相關調查結果比較,甚至經由換算後可再與「台灣民心指數」歷史資料進行銜接與比對。
「台灣民心動態調查」自2012年5月上旬啟動,每月上旬、下旬各進行一次,調查對象為居住在台澎金馬且年滿廿歲民眾1000人,調查方式採取電腦輔助電話訪問(Computer-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,CATI),抽樣方式為隨機跳號(Random-Digit-Dial,RDD)抽樣,固定題組包括經濟面與政治面的題目,經濟面包括國內經濟現況評價、民眾家庭經濟現況評價,政治面包括對總統的信任度及其執政滿意度、閣揆施政滿意度、執政黨好感度、最大在野黨好感度等,並自2015年起新增對在大陸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好感度。除了對各題調查結果以百分比統計呈現之外,另針對執政黨、最大在野黨的好感度以溫度計/好感指數的方式呈現,藉此比較民眾對朝野兩大政黨整體舉措的好惡程度。好感指數沿用「台灣民心指數」的計算方式,數值範圍由0點到100點,50點以下代表反感,數值愈小表示愈反感,50點以上代表好感,數值愈大表示愈有好感,計算公式如下:
好感指數= 50 + 0.5*(很有好感%-很反感%)+ 0.25*(有些好感%-有些反感%)
========
相關業務聯繫,請逕洽:
研究總監 黃崇松
電 話:886-2-23702960分機69
傳 真:886-2-23702950
E-mail:service@ms.tisr.com.tw